李志起 CBCT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 www.lizhiqi.com
永泰古城,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,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。旧时,古城护城河环绕,河宽水深,人畜不能自由跨越。城外方圆几十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川沃野,城背后山林茂密,可潜藏千军万马。但如今这里全没有了古时候的模样。近几十年来,由于生态恶化严重,水资源严重匮乏、土地沙化和盐渍化、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,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,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。
如果你没有去过永泰古城,那么我建议你到网上去搜一搜。当你打开一张张几乎满是灰尘的古城的照片,你真的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平川沃野,城外曾经山林茂密。据说,这座镶嵌在沙漠边缘上的古城,400年前是刀光剑影,如今还是刀光剑影,不过以前是古战场,如今是影视城。
诸如《大敦煌》、《神话》、《汗血宝马》、《花木兰》、《老柿子树》、《雪花那个飘》等34部大型影视剧都在永泰古城拍摄完成。或者,这对古城的人们来说,作为影视城,还能客串临时演员,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谋生方式。然而,现在这座形如乌龟,又称为龟城的永泰古城,却留不住人,此前的1300人已经锐减到100多人,就是例证。
当然,没有人愿意远离故土。这种离去,对于任何一个当地人来说,都是一种悲恸。然而,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,留下来坚守,真的需要太多的理由。更何况,据说政府也一直在鼓励古城人搬迁。“大约8年前,(永泰当地)政府将黄河水用水渠引到了离古城10公里的地方,并鼓励古城的人们搬迁到水渠边的移民点居住,几年间许多人陆续搬走,这里的人口从10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。”
就这样,10公里,就如此成了一座古城无法继续延伸的距离。人退沙进,只是迁移,又怎么能是解决古城缺水、沙漠化的良策呢?人类终究将无路可退。或者,古代的政策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。从秦朝时起,政府推行“移民实边”政策,往古城这一带移民,充实人口,以拒外敌。此后,各王朝均迁民于此。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帮助当地居民治理恶化生态为主,而不是整体搬迁“逃离”。资源是有限的,人退沙进,环境生态恶化不断蔓延,资源就会更加枯竭,“枯城”就会越来越多。
往日“酒肆商行,旗幌昭然;茶亭饭馆,四时飘香”的繁华不复存在。被渴死的古城不应成为现实。然而,数据告诉我们,情况不容乐观。根据《全国防沙治沙规划(2011—2020年)》提供的数据显示,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统计,“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.11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总面积的18.03%。”以沙漠化比较严重的甘肃省为例,“目前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.21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.12%,沙化土地面积11.92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%,全省还有2.18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。”
被渴死的古城,应该成为人类的一记警钟。不是么?
【特别提醒】本文由北京志起未来官网提供,转载请注释:www.lizhiqi.com
李志起,著名营销咨询机构——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,战略新品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,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,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,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,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,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,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,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。为200多家中国企业担任过品牌营销顾问。他在中国营销界提出的“品牌空间论”、“传播3.0”、“成长金字塔”模式和“红色智慧”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。
评论